青春已經如同夢想、價值這些詞彙一樣氾濫,
但除了青春,很難找到更符合這部電影的形容,
在對愛情的幻想和尋求自我獨立過程中,

李奧納多用自身的倔強、純真,找到了簡單自在的幸福,
「愛情的模樣」微甜。














身為盲人的主角李奧納多,在成長的過程中也體認到自己的不一樣,
但在青少年時期是矛盾的,既希望能與眾人維持某種程度的一致性,
又希望能找到屬於自己最特別的經驗,而這在電影裡的命題,
融合成了一種自我獨立的追求,一樣和不一樣,都是我自己的選擇。



於是李奧納多和父母發生了衝突,一次次試著掙脫父母的關心,
兩次的「餐桌會議」,雖然本質上都是爭取父母的同意,
但從露營同意書的消極隱瞞、希望擁有和同學一樣參加、平凡的權利
到出國交換的主動說服、爭取的是出走及離開同學們的機會,
李奧納多對自我控制的慾望更加強烈,也更有勇氣做出選擇。


在溫馨的父子刮鬍對話後,衝突終於轉化成了互相理解,
因此雖然本片並未探討父母對於主角性向的意見,
但觀眾心中能夠預想的結果,是正向的快樂結局。

 
電影中安排了兩個只屬於李奧納多的橋段,
浴室的親吻練習帶出了主角對於愛情及吻的美好想像,
在溫柔和細膩的動作中能夠感覺到主角的純真和渴望。
另一段在深夜裡李奧納多穿上嘉布列爾的外套,
想像外套象徵的擁抱以及熟悉的味道,
暗示李奧納多對嘉布列爾的情感從友誼提升到了另一個層次
也能夠想像在盲人的世界裡,這種依賴感又因此而放大了許多。


相對於輕描淡寫的同志主題,本片更強調盲人情感。
嘉布列爾一開始與李奧納多互動的兩個橋段:看電影和看月食。
在電影院嘉布列爾耐心地描述場景及劇情,

看月食也生動的利用小道具解釋原理,雖然兩者都是李奧納多無法看見的,
嘉布列爾貼心的舉動讓主角和一般人的生活體驗有了連結,
終於有人自然真誠、不帶任何顧慮的與他相處,
這種感動是喬瓦娜也不曾給他的,雖然她也是真誠的對待他。

而後嘉布列爾向李奧納多學點字書、兩人共同享受音樂和舞蹈,
兩個人的互動終於擁有共通性而成熟,昇華了友誼並產生情愫。
因此才有在派對後嘉布列爾突如其來的吻、兩人互相表白後的吻,
成全了這部電影主角最強烈的渴望:愛情與吻。

 


喬瓦娜是李奧納多最好的朋友,
但在嘉布列爾出現之後陪伴李奧納多的「責任」被取代,
「被需要」的感覺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無可取代的,
更何況她一路相伴、不離不棄,雖然是自願,
但仍難以接受自己對他人不再重要,
另一方面她也悄悄的被轉學生嘉布列爾所吸引。
劇末雖然安排了新的轉學生,給予觀眾想像空間,
但我想喬瓦娜從忌妒到成全和祝福,祝福中又有遺憾才是最真實的情感。

 


本片的互動處理細膩、自然而動人,體現了人性中共同的情感,
有許多同儕互動、家庭關係的橋段都描繪得貼近生活,
劇情的推動也圍繞著主角生活中的幾項事件、環環相扣、饒有趣味,
全片溫暖、浪漫而不做作,觀賞體驗非常愉快。
而隱藏在青春命題下的同志議題,也與自我追求融合,
在片尾李奧納多勇敢牽起嘉布列爾的手之時,
向所有世人宣告這就是他們的選擇,而且你我都能感同身受。
身邊有許多同志朋友,在追求愛情和幸福的路上面對挫折和阻礙,
雖然很老套,但我相信愛總是能夠戰勝一切,就是那麼自然。

終於,在微風之中,不只李奧納多、嘉布列爾、喬瓦娜,
你我也能「看」見了愛情的模樣、純真的模樣、青春的模樣。
































宗教,在世上被歌頌、傳播,
作為一群人所擁護的信仰和文化,
多少紛爭卻也因此而起?
這兩年開始猖獗的伊斯蘭國殘忍、蠻橫,
但也不禁讓人反思到底我們譴責的是什麼?
這是一部關於宗教自由、政教衝突,以及科學精神的故事

在羅馬帝國的晚期,基督教合法並在帝國內快速傳播,
在思想及科學最進步的亞歷山大城內亦如是,
因而埃及當地的多神信仰卻和基督的一神信仰起了摩擦,
基督教所提倡的教義:愛、分享、幫助,
吸引當地無數貧苦的人民成為信徒,形成不可忽視的力量。


歷史上第一位女哲學家希帕提婭就在這時刻登上舞台,
亞歷山大圖書館,當時匯集所有優秀思想著作和科學的聖地,
同時也是代表當地的多神信仰的神廟,希帕提婭就講學於此。

















日益興盛的基督教氣焰旺盛,時時挑釁當地的多神信仰,
覺得神明被褻瀆的多神信仰者憤而發起襲擊,
沒想到卻被人數眾多的基督徒打得落花流水,
人們在這場爭鬥中才看到令人無法置信的混亂,
到底自己應該如何選邊站? 又或者到底該不該表態?

在這場混亂中,亞歷山大圖書館也被基督徒攻破,
大肆破壞裡頭的典藏書籍以及雕像藝術,
導演用緩慢的鏡頭記錄基督徒對文明的破壞,
最後用一個顛倒的畫面象徵亞歷山大圖書館又再次的崩塌,
累積下來的學術成果及文化遺產都因鬥爭而付之一炬。










希帕提婭的一位奴隸達烏斯愛慕她已久,因為身分的關係隱藏心意,
被希帕提婭啟蒙、原先對科學和文化充滿熱情的他,
在一次次因為階級的隔閡中痛苦,也透過基督教看到自己的另一種可能,
在這場混亂中皈依了基督教,並嘗試著想打破奴隸的身分侵犯希帕提婭,
然而他沒有辦法傷害自己所愛的人,希帕提婭原諒了他並給了他自由,
雖然他從奴隸的項圈中解放了,卻陷入了壓抑的情感及對信仰的迷惘。








這場混亂後數年,希帕提婭當年的學生都成為了亞歷山大的領導階層,
而城內半數以上的人民也都信了基督教,羅馬皇帝甚至只准許基督教和猶太教,
但基督主教西里爾的野心越來越大,開始了驅逐猶太人的行動,
在這次的紛爭中,雙方互相報復,死傷慘重,甚至連總督都無從干涉,
到底眾人所相信的神明怎麼能夠容忍這樣殘暴的行為?
達烏斯也開始疑惑為什麼上帝能夠寬恕,而他的信徒們不能?
但在眾人高漲的仇恨和宗教狂熱中,誰也沒有辦法為自己的良心發聲了。










希帕提婭沒有辦法忍受基督徒殘暴的行為,公開指責這樣的錯誤,
並找來當時已成為掌權者的學生俄瑞斯特斯和辛奈西斯商討對策
此舉讓她被西里爾視作眼中釘,在一連串的政治操作和陷害後,
讓希帕提婭和俄瑞斯特斯被眾人當成褻瀆基督的女巫和罪人,
儘管如此希帕提婭還是堅信著自己信仰,也就是哲學,
最後被狂熱的基督徒綁架,達烏斯不忍她受折磨,在懷中悶死了她。








這位偉大的女性哲學家,一生教導啟發了無數的學生,
為了哲學放棄了愛情和婚姻,在克卜勒出生前一千多年發現橢圓軌道,
堅持良善和自己的信仰,不對基督教的宗教強權屈服,
沒能留下具體的文物,卻留下了啟發後人的科學精神。


這部電影批評了基督教早期蠻橫而殘忍的傳教過程,
我相信一切宗教的本義絕非勸人為惡以彰顯該宗教的醜陋,
但被人拿來當成權力鬥爭和宣洩情緒的工具也不在少數,
又或者歷來的迫害也常是在一種階級對立和群眾狂熱中發生。
不知道世俗的道德規範要如何能跟宗教的至上精神對抗,
也不知道該如何化解現今世界上諸多仇恨與紛爭,
但我永遠相信在任何宗教和意識型態之上,
有更需要被堅持、被守護、被實踐的價值,名為寬容。







































在我人生的待辦清單裡,
真的有一項是創辦一家孤兒院,
待我事業有成、尚有餘力幫助他人時,
我是特別想當一間孤兒院的院長的。
這是一段在孤兒院開始、結束,又再開始的故事。



一位不哭鬧的新生兒荷馬與父母無緣,兩次被領養失敗後,
黎治醫生決定收養他一輩子,讓他成為了一輩子被疼愛的孤兒。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聰明的荷馬跟著醫生學習了婦產科的醫術,
卻想離開「聖雲孤兒院」闖蕩一番,看看這世界真實的面貌。














雖然荷馬跟著黎治學得了醫術,卻從不認為自己是醫生,
我想他內心一直抵抗著出生和死亡,
孤兒院的裡出生是被遺棄的、不被祝福的,創造的是缺乏家庭的生命
而這裡的死亡更是迫於無奈結束生命的墮胎,
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的荷馬,萬不得已只能執行前者的手術。














荷馬是待的最久的孤兒,自然是大家的大哥哥,
大家都未曾離開「聖雲」,對外面的世界充滿無限好奇,
而弟弟妹妹的好奇隨著數不盡的問題激起了荷馬強烈的冒險慾望,
決定與在一次手術中結識的華利中尉和其妻子甘蒂遠走高飛,
開始新的蘋果園勞動生活。













在蘋果園裡荷馬成為了最受矚目的新人,受到大家的讚賞,
卻也慢慢與甘蒂丈夫遠征的孤單少婦墜入愛河,
甘蒂的不甘寂寞和荷馬的情竇初開一拍即合,
雖然是明明白白的婚外情,卻也難以讓人譴責,
一切都是如此自然,無法歸咎於誰,只能以自然人性來理解。















當荷馬在蘋果屋裡工作這段時間裡,從路士先生身上學到不少,
卻意外發現備受尊敬的他與女兒亂倫,而他女兒徬徨無助,
荷馬才真正感覺到他曾經如此厭惡的墮胎手術,
竟是此時此刻唯一的、造成最小傷害的方法,
決定執行他人生第一次的墮胎手術,也幸運地順利完成。
墮胎一直時至今日都還是人們反覆思考、辯論的議題,
也許這助長了人類某種的不負責任,但也是不可或缺的解決方法,
若非如此,我們是否也是另一種不幸的創造者?















華利中尉中彈的消息傳回蘋果屋,賦予了甘蒂新的責任,
荷馬與甘蒂是不會有結果的,這不是因為道德問題,
而是當一個人扮演了各種角色時他還是必須得作出選擇,
在愛與不愛之外,還有更多更多情感關係
荷馬選擇了離開,而甘蒂也只能選擇了盡伴侶的責任,
蘋果園的往事,終究只能是往事。


























「你曾創造出活生生的藝術品嗎? 你就是那藝術品,
我從未感到遺憾,甚至不因愛你而感到遺憾」
黎治醫生還是認為荷馬必能繼承他的衣缽,
在醫生逝世以後,荷馬也體認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能力,
回到了他熟悉的成長環境,成為了下一個黎治醫生,
讓孤兒院裡的「不幸」變得更快樂,成為一個個藝術品。

























劇中孤兒院裡時常面對離別,這些孤兒的心境是極為複雜的,
每當有人被領養父母看中離開時,那個晚上大家都會為他祈福,
「我們不是應該為他感到高興嗎?他擁有一個新的家庭了,晚安」
一方面羨慕,一方面也希望離開的朋友可以獲得幸福
其中與費茲的道別和與醫生的道別最讓我鼻酸。
這兩個橋段還是建議大家親自去看,特別有感覺。

























有家庭、有關心我們的人常常被視為理所當然,
看完以後心中有無限的感慨,又想到我當孤兒院院長的夢。
真的很奇妙,我會為世界上其他地方不幸運的孩子感到難過,
理當他們是接受者,得到其他幸運者的同情和關懷,
我卻又能深深的被他們所感動,這時他們成為了給予者,
在不斷的施與受之間,成就了這些動人往事。